景区动态

穿出您的花样年华 | 人力黄包车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是旧中国一道奇特的风景线。老舍的《骆驼祥子》对黄包车夫的艰辛作了细致入微的描述;鲁迅的《一件小事》使人对黄包车夫的高尚品格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的黄包车肇始于上海。1873年,法国商人米拉看到上海租界日趋繁荣,交通工具的不敷应用,便向法租界公董局呈请,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 经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当局协商,同意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3月,米拉开设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并从日本引进300辆人力车,人称“东洋车”。不久又有外国人在上海开设了9家人力车公司,直至1898年才有中国人在老城厢地区开办人力车出租业务。



早期的人力车为木制车轮,外裹铁皮,行车颠簸,且易损伤路面,后改为钢丝橡胶轮,行车平稳,拖拉也省力。人力车无油耗,无污染,便利经济,一经引进,便一发不可收地流行开来。1882年上海租界内已有1500辆,1900年达4647辆。到1914年,仅公共租界就有9178辆。为了区别于私人包车,工部局发布规则,所有公共人力车须漆成黄色,从此 “黄包车”成为人力车的代称。经过几十年技术改进,黄包车使用打气轮胎,车座换成弹簧坐垫,增加了靠背,乘坐较为舒适。黄包车的车资低廉,从外滩到大世界收费一角二分,没有带钱也可以付邮票。当时上海人出门办事、购物、走亲访友,黄包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也成为一种时尚。




当时有钱人出门乘坐黄包车去办事、购物、串亲访友已成为一种时尚,黄包车也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40年代后因三轮车的出现,黄包车逐渐淘汰。解放初,黄包车几乎绝迹。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博物馆,作为展品供人参观。




人力黄包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土景”,是一种国人的文化记忆,人力黄包车传承历史的精髓,展示、保留传统文化的精神记忆无可厚非的。

 

立园,作为文化产物,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充分融合了古典园林韵味和极具西洋情调的亭台楼阁、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国家4A级华侨园林。

 

旗袍,二三十年代的便装,婀娜多姿的女人穿着各种质地款式的旗袍,各具风韵各领风骚。旗袍女人,也在不经意间沾惹着怀旧的气韵,蹉跎着烟雨红颜。这是最传统的中国颜色姿态,也是最能代表中国女人的服饰装扮。





今年“3.8”旗袍节,立园景区特别增添了六辆人力黄包车,免费提供给游客乘坐。身穿传统的车夫服装、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种传统职业之一的黄包车夫也一并重现在立园。黄包车首次在立园出现,除了为景区增添了许多特色,更多的是旨在增强游客在景区的体验感。旗袍加身,坐上黄包车,流连在建筑精美古典的立园,时光好像没有走动过。


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 | 官方微博 | 企业介绍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257 号

粤ICP备19110144号

                                                    Copyright ©广东开平碉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750-2679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