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碉楼是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以欧洲的古堡最为典范;但中国南部的开平现存为数不少的这种极具异国风情的建筑物。对于这种异态,本文从历史中看碉楼、对比中看碉楼、发展中看碉楼三个方面对碉楼文化进行解构,研究、阐述碉楼文化,企图从中挖掘这种异态的合理性,以充分体现碉楼和碉楼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碉楼、碉楼文化、合理、异态、中西合璧、交融
如果某一个地方出现一、两座碉楼。我们可能会惊奇、慨叹,但可能不必将之作为一个课题去探究。然而,当碉楼在一个地域里频频出现,就形成一种碉楼现象了。那是一种在常态中出现的异态,而且这种异态渐渐上升为普遍性。因此,碉楼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更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分析、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度、广度的增大,碉楼现象就上升为碉楼文化。从碉楼到碉楼文化,是一个高度的跃升。这个高度是以现实为基础又从中抽离的出来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典型性的升华。一旦成为“文化”,这种文化的载体本身具有的不同寻常的内蕴才能以“文化”的形式得到外化。
黑格尔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1]。通过对碉楼文化的解构,我们发现碉楼现象这种异态是合理的,具有历史性的,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一 历史中看碉楼
碉楼,直接的意义是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其中以欧洲的古堡最为典范。早在中古初期的西欧,在一片冲突、抢劫、对抗和杀戮中,古堡就成为躲避战乱风暴的港湾,成为抵抗强敌进攻的工具,成为维护一方乐土安宁的利器。古堡的军事防御功能一直延续至中世纪。
20世纪二、三年代,碉楼出现在地处中国南部沿海一隅的开平,而且逐渐在大范围建造,高峰期多达3000多栋,现存1800多栋,这令人啧啧称奇。
然而,碉楼的产生绝非偶然。
开平,从广义的地域划分来看,属于南方。南北有别,这是自古至今众多研究家的论断,我们暂且也如此认为。据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南方出文人,北方出皇帝。而从某个角度来说,建筑物是人的外化和物化。南方的街道曲折、俏皮而又浪漫的延伸着,你以为“山穷水复疑无路”,却来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弯,把你引向另一番世界;北方的街道井然、宽大,如你所料地走到尽头。南方的民居,别致地带着诗情画意;北方的宅院方正、严明,有着不可侵犯的威仪。
一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南方的建筑仿佛多是随意、即兴、不符礼规纲常的。在那街道的一弯,折射着际遇的错位、才华的顿折;但也是那么一弯,绝处缝生,生出了新路,生出了一番天地,生出了牢骚、吟唱,生出了洒脱超然。在这里,走出一批离乡别井到异国他乡谋生的华侨不为奇。
清代中期,开平已有人到国外去谋生了,世代相传,华侨众多。我们怎能想象作为第一代的移民的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史是充盈着多少血泪和汗水?当他们身居异国,饱尝被劳役的艰辛,也许他们神往的就是有朝一日飞黄鹏达,住上像古堡一样的房子,过着象堡主那样的富足体面的生活,以吐扬眉之气。
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习惯是衣锦还乡,置业兴家,光宗耀祖。所以,他们带着乡亲们的希冀和祝福远走异国,又在父老们的羡慕和赞赏中,把古堡从异国带回家乡,就象穿一件气派的新衣服回家,以显他们的成就。可知巍峨辉煌的古堡下藏着多少的艰辛和苦难?
当他们在异国遭受歧视的目光,才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富强对于她的子民来说是多么重要。所以他们魂系祖国,桑梓情深,宁愿自己艰苦创业,节衣缩食,也要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且,当时军阀割据,战事频繁,匪贼猖獗。人们期待一种具有防守功能的建筑物,“藉避社贼之忧”。碉楼应之而生。后来,日军侵华,碉楼又发挥军事防御这一个特定的功能,为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生命和财产立下汗马功劳。
就这样,早一代华侨的原始资本积累为碉楼提供物资,这个物资包括资金、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资料。当地智慧的人们结合“洋”的建筑先进技术和艺术精华,赋予碉楼“土”的技术、审美观和生活内涵。这个“土”,我们可以看作具有一定特征的地域性。
以上种种的因素,从横向看,相互关联成整体而不是孤立的;从纵向看,有历史上的前承后接,而不是一个一个时间“断层”。这横纵的交叉,是历史与时代的交汇。在这里,出现一栋栋独特的碉楼也是合乎情理的。
二 对比中看碉楼
碉楼的产生合乎情理,但碉楼作为一种存在似乎又有异态。
开平虽处南方,民居多以宗族色彩浓郁的村居为主。但一般的自然村落,屋宅纵横排列整齐,规格严整。纵巷和横巷呈井字形,平正、顺畅。极少有单门独户的院落。屋宇严紧、方正,一栋一檐的定向,都严格遵循天理和祖制,不越雷池,呈现出对称美,一派威仪。
碉楼是南方民居中的异态。所以,当我们欣赏在一片整齐划一的民居中鹤立鸡群的碉楼,同样会感叹碉楼的背景。这样一来,当地民居与碉楼犹如北南之别,同时也是中西之分。
碉楼,浑身散发着“洋”气,却又有“土”味。可谓中西合璧。
1、建筑技术
我们可以想象,先民们面对建筑物的样式图纸先是啧啧称奇,再是措手无策,随之沉思默想,继而争论不休。当时普遍的建筑材料是砖,而外国的城堡多采用石砌法,究竟用何种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最后确定: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主要采用祖传建筑古法——夯筑,建筑材料以“红毛泥”[2]为主。
据说,夯筑时,在掺和了沙石的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灰和蔗糖,筑出来的墙坚不可摧,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碉楼依然完好如初。而且一改中国传统民居的轻巧、精致,采用了敦实的框架,厚实的墙壁,离地高且狭小的窗户来加强军事防御这一特定功能,这可谓是一次不平凡的改革。
智慧的人们把祖先独特的传统建筑技术注入新的血液,使之发扬光大。碉楼让开平的建筑技术独放异彩,为后来开平的建筑技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奠定了不容忽视的基础。
2、建筑文化心理
建筑文化,很大程度上能折射出民族心理。西方,如欧洲的建筑多是高耸巍峨的城堡。中国除了帝王殿宇和佛寺,民间的屋宅就算是帝王园林也是端庄、平和的。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欧洲建筑有着史诗式的壮丽、宗教式的崇高,而中国建筑有着田园式的和谐、人性的温婉。
在罗马式(Romanesque)的厚实的石墙、狭小的窗户、半圆形的拱门中有着“人天对立”的征服,在哥特式(Gothic)的尖型拱门和直指宇宵的尖塔中有着对天国的幻想,对神的膜拜。在我们看来迷一样的城堡,飞溅着敌人杀戮的血腥,标树着宗教的庄穆和清苦,也吟唱过骑士的浪漫爱情,讲述过梦幻的童话。但当这些城堡出现在中国南部沿海的这一隅,城堡已不复是城堡了。
人们把这些建筑物分割成独立的单元,以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原则重新组合交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是堪称“五邑一绝”的立园[3]。
立园,按自然法则,依山就势,严格遵守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学而达到数理和谐。园景融和了园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树,假山水池,都折射着园主人的文学才情和人生哲理。但当我们在园中观赏着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时,突然看到了碉楼,这仿佛是一个意外,一个由文化交融产生的惊喜!很难想象,一个中国人在这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物下玩味着琴棋诗画,过着母慈子孝、夫唱妻随的生活;站在用龙飞凤舞的汉字挥写的门联前,观赏着园内建筑物的罗马式的半圆形的拱门和古拙的筒形拱顶、哥特式的天蓬和尖塔,真有一种时空交错的幻觉。
3、建筑艺术
西方崇尚“人天对立”,所以西方建筑传统艺术显现出来的是“征服”,房屋多呈单体封闭性很少院落式。
罗马式建筑其特点在于它半圆形和从古罗马人那里继承来的筒形的拱顶。这种半圆形和筒形拱顶一般都交叉应用在壁柱和封闭拱廊上,既像装饰又像扶壁。除此之外,低矮的圆屋顶、逐层挑出的门框、上部的圆弧形拱环装饰、层叠相重的连拱柱廊、敦实的框架,都表现出饱满的力度,给人以均衡的美感和平等的印象。然而,筒形拱很笨重,当两拱呈直角相交时,所形成的筒形交叉部位——拱棱又特别的笨拙。宏伟略显笨拙的罗马式建筑仍然欠创作的自由和想象空间,而且带有一种“征服”的粗鲁。
由于连年的战乱、人世间的动荡和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迫使当时的欧洲人转向天国寻求精神的安宁。产生了哥特式的建筑。飞跨的薄肋拱顶和造型挺秀、线条轻快的尖塔,把人们的精神引向天国。外观富于装饰和建筑内部空间的着意渲染,引发人们对天国的向往和对神的依恋;以垂直线条构成的支柱显示出尘世的苦难和清教的冷峻与严酷。
直到中世纪,如古罗马巨型建筑、巨大壮丽的广场、埃及之金字塔、巨型神庙那个古典时代强烈的“征服自然”随着封建战争偃旗息鼓显著减弱,但后来建筑物大多都承袭了这一建筑艺术风格。
而“天人合一”是中国人传统的生命哲学。建筑物是人与自然的媒介,也是人对自然界改造的产物。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源于自然,师法自然”,严格遵守数理和谐。所以,中国的房屋大多有院落,院内有绿化,花园与房屋相融。房屋通风设置科学,窗低而大,门窗多采用木质材料,而且易于御装。在飞梁、屋檐、门框多有精致生动的各种吉祥的动植物的浮雕。这些浮雕分石雕、砖雕、木雕三种类型,形象逼真,手工精妙,具有极高的观赏艺术价值。园内的景物或利用自然资源或模仿自然,往往达到一园之中能容大千世界之美景的艺术效果。或居或游,都是一种回归自然、纵情山水的享受。
中西建筑看似对立的建筑艺术风格,通过智慧的人们的努力,混合交融,共生出新生儿——碉楼。碉楼吸收了古堡“军事防御”功能和其中的建筑艺术精华,并继承了中国建筑艺术传统。在极具异域风情的碉楼中,我们发现了它们中国式的楼名、仿明清式红木家具、喜庆的春晖、绚烂而精致的壁绘、鲤鱼状的排水口、门框和屋檐上的狮子、麒麟或飞鸟的浮雕……碉楼,让中西建筑艺术精华得到和谐的交汇、相融,独放异彩!
其实,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追求一直是“不是独立于生命活动之外的物理时空,而融时间、空间、情感于一体的生命时空”[4]。因此,对人们赋予碉楼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和独特的生命情感这一创举,我们不必惊讶。
三 发展中看碉楼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碉楼内在的涵义和外在的存在形式也随之改变。战火的烧熏,枪炮的轰击,日晒雨淋,风吹霜冻……碉楼,失去了往日的风姿。当碉楼特有的军事防御功能的呼应的消失,碉楼也似乎被人们遗忘、废弃。拯救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1、拯救的首要任务是修葺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许多文化古迹都充斥着商业的气息。为了招揽更多的游客,人们不惜用现代文明的喧闹和浮华来装饰着苍凉而凝重的古迹。因此,余秋雨先生就对文化古迹的修缮提出了中肯的见解:“小心翼翼的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把损失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修葺家的夙愿”[5]。
很难想象,如果我们用浓妆重彩来装饰碉楼,面对着这样焕然一新的畸形儿,我们会多么的失望和痛心。历史的痕迹不见了,早期移民创业的血泪不见了,土匪的暴行隐退了,日军侵华的罪行抹杀了,中西建筑艺术合壁的和美破坏了……,我们的回忆、我们的感悟、我们的沉思、我们的慨叹………都湮没在现代的喧嚣中。所以,我们对碉楼的修葺,要尽量地保存碉楼。
这种“保存”,不但是保持碉楼的原貌,而且要保留碉楼的历史的真实的过程,保存碉楼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内涵和艺术风格。
2、发扬碉楼文化离不开宣传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建筑文化的日益关注,我们要重新估量碉楼的现代价值。
开平碉楼的样式多达100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中西合璧的园林式、别墅式、庭院式、古罗马式、中东式、美国式、英国式、德国堡垒式、土耳其回教式、教堂式等十多种。加上2000多栋园林式、别墅式、庭院式、廊楼式……的侨房(又称“庐”,即私宅),开平这些浓缩了中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建筑物,堪称是建筑艺术的“大观园”。
让碉楼闻名遐迩,让更多的人走进碉楼、解读碉楼、感悟碉楼,这是对碉楼不遗余力的宣传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3、焕发碉楼的生机在于加深其文化研究
碉楼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历史性。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碉楼的存在失去了原有的初始的功能。如何在现今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延续碉楼的生机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本文在“2004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上发表,收入《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4)》)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1992,3
2、陈志强等.城堡•骑士•贵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0
3、彭晋媛.清理交至明分群——中国传统建筑的群体魅力.南方建筑,89期.2003,1
[1]马克思哲学研究.第32页
[2]当时一种进口的混凝土,俗称“红毛泥”。“红毛”取外国人红色头发之意。
[3]五邑,指开平、恩平、新会、台山和鹤山五个县级市
[4]参见文献[3]
[5]参见文献[1].第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