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动态

碉楼文化 | 守候与传承



      南国开平,这座小城有着承载民国繁华历史的碉楼,而每一座碉楼都有一段独特的过去,是怎样的情感,让为数不多的守望者留守在碉楼里?当中必定有不少惊艳了时光的回忆。一眼回眸当初这些留守者的青葱岁月,他们和碉楼相依相伴,历经了沧桑,其实他们都有共同的心声——存在只为等待,等待后世传承。



岁月抹不去的技艺

       民国时期,开平工匠修筑的碉楼并没有因为西式风格的流入而失真,反而在修筑当中很好地结合了中国传统,推陈出新形成一座座风格不一的碉楼。虽然这些老工匠已年迈无力,但他们对碉楼的修筑回忆还历历在目,他们还是喜欢乡邻像以前亲切地叫他们“泥水佬”。遗憾的是,像碉楼的建造技艺传承下来为数不多,这些往日的建筑碉楼老者希望这一段文化可以得到传承。



回忆抹不去的眷恋

      如果说碉楼是工匠对技艺的延伸,那么对于留守者,就是对回忆的眷恋。坚守碉楼生活的周齐佑是为数不多的碉楼留守者,他居住在塘口岐兴村的“孙志轩”是一座具有110多年历史的碉楼,是当年他的祖父周成敏在美国做工攒钱寄回来建成的,这座碉楼见证了他的人生每一段重要时刻,而在楼的左侧是“务时书室”,与祖屋之间有一片开阔的果园是他闲时和老伴一起打理的,虽然有家人出国外,在潭西村也有三层式小洋楼,他却眷恋这块地方选择留守。他每天忙着打理果树,种菜或是和村里的老人在村口树愉快聊天。



      时代不断变迁,而周老人对碉楼质朴的情感只有不断加深,没有一丝改变。他不排斥新事物,但不希望这份宁静的生活改变,因为他要传承他祖父辈的回忆,希望后代会记住家中的过去生活。



远洋抹不去的信任

     碉楼对于留守者是回忆的眷恋,但对另一种留守者来说是信任的坚守。居住在崇礼楼的何邦基老人受这座楼后代之托帮忙照看,这座楼是澳洲华侨何鹏燕在清朝光绪晚年寄钱回来修建的,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1947年因为何老人的母亲受托,照看留守在这座楼的二儿媳妇许尚珠,于是何老人年幼时在这座楼居住过一段时间。1981年,楼主后人因为何老人和家族宗亲,加上无人照看祖先,于是与老人写了委托书,每年寄钱回来给何老人,委托其照看这座碉楼和拜山。




老人居住在这座楼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他说周而复始、平平凡凡在碉楼生活不为什么,只为延续对承诺的执着和家族情谊的信任。




      楼外楼,天外天,人外人,一如你在楼外看楼里的古朴,如果没有真正进入又谈何了解。每一座碉楼的存在只为等待当中的传承者,它们的留守者默默无闻,但是他们的过去都蕴含在这片天地里。



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 | 官方微博 | 企业介绍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257 号

粤ICP备19110144号

                                                    Copyright ©广东开平碉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750-2679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