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海淘 | “转”“运”
民国时期,舶来品随着华侨国内国外来回穿梭带动之下,越来越受到国民的欢迎,甚至成为一股潮流和身份象征。碉楼在开平一带也代表着富裕的称号,而他们带回来的物品,都让乡亲们觉得新奇和向往。本期小编主要带大家看看在华侨家里甚至于可以说是在当时年代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富裕象征:缝纫机。
据记载,缝纫机19世纪末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产量极小、价格甚高,称得上是珍贵的稀有物件。清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皇室到富裕家庭,洋品牌(主要是胜家)缝纫机的购置无论是作为赏玩之物、家具装饰还是实用工具,均于无形中联结并强化了富裕人家里面女性与其所在阶层的纽带。可以说,缝纫机在某一方面象征了这些上流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支付能力、教育方式、消费品位及家庭背景。
作为稀罕的舶来品,拥有缝纫机可以彰显其家庭伴侣的资产实力与社会地位,也因此拥有游历海外经历的华侨在有能力购置并使用外来物品的他们,也纷纷出现购置这种稀罕的舶来品缝纫机放置在碉楼里面,给予家中妇女使用或家里的女性作为嫁妆。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所希望拥有的“三转一响”(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家庭四件物品,缝纫机就是其中“一转”。
追溯到过去,织造工艺是从简陋的织布机开始的。织布机织出布匹,人工缝制成衣。手工织布机的构造,看似简单,四只木头立柱支撑着机架。但细究起来,是颇为复杂的。包括机身、踏板、座板、机杼、缯、线轴、卷布轴、梭子等不下十几个部件。织布时,织布人双脚交叉轻踏左右踏板,双手有序推杼穿梭,只见双手翻飞,或上或下,时左时右,穿梭往复,织布梭子把纬线编织进经线。这种动作不断重复,循环往复,布匹便在手下延长。在马降龙景区的林庐一楼大厅就摆设有一台楼主购置的纺织机,在没有缝纫机的年代,都能满足自己织布的需求。
1790年,美国木工托马斯·赛特发首先发明缝纫机,那是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在1859年,世界知名的美国胜家公司生产出脚踏式缝纫机之前的那段时期,缝纫机都是手摇式的。自力村景区的铭石楼四楼绣工房间里面就摆设有一台手摇式的胜家缝纫机。再后来,碉楼家庭里面逐渐出现了带架子支架脚踏缝纫机。
在家里面用缝纫机制作好衣服,下一步就是用到熨斗来将衣服熨烫。在碉楼的家居用品摆设里面,基本都能看到有熨斗的身影。
据史料记载,熨斗的出现可溯至商代,原本是商纣王专门用于熨烫人的肌肤,惩罚犯人的刑具。到汉代始已是家庭的用具用于熨烫衣服并流行于明清。
熨斗是用来熨烫衣料用具,熨谐“运”,运安平顺之意。斗,日进斗金,亦取其古代烹调用具的外形。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叫法。汉代的熨斗是有实心长柄的铜制微弧形底小盆,有的熨斗上还刻有“熨斗直衣”的铭文。熨衣前,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便可使用,和现在熨斗的高温原理一样,所以熨斗也称之为“火斗”。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斗,象形有柄”;清朝《说文解字注》中写道:“上象斗形,下象其柄也,斗有柄者,盖北斗”。因此,熨斗亦称北斗。古代人的生活美学,足以让现代人自叹不如。不仅在实用性上,在器物的取名上,就能体现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美好向往。因此在古代此物作为新娘陪嫁物品之一。
古往今来熨斗在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从16世纪荷兰裁缝开始使用空心的盒型大熨斗,18世纪最常用的是铁铸的实心熨斗,人们往往交替使用两个熨斗:一个熨衣服,一个放在炭火上加热。到了民国时期,碉楼里面的熨斗逐渐从碗口状变成了华侨从国外带回来的西洋三角状、密闭式的盒型熨斗,这时期还出现了陶瓷熨斗、酒精熨斗、热水熨斗等种类,越发接近现代熨斗的设计。到1953年喷雾蒸汽式电熨斗问世,古熨斗已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起居,这些跨越时光的器物和岁月的足音,都作为收藏品展示在开平一座座碉楼里面。
一架缝纫机、一台熨斗承载一座碉楼的故事,但是在碉楼里面的岁月痕迹又何止这些?下一期,小编将继续带领大家探索碉楼里的岁月痕迹,敬请期待!